close

  中新網南京6月3日電 (蘇宮新 朱曉穎)南京心理學專家、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3日解讀電信詐騙“心理學”:貪便宜、好奇心、怕犯錯、受虐心等四種心理最易被騙子利用,對付騙子的最佳方法就是不理或電話核實。
  騙術一:開放式聊天“套取”個人信息
  “王阿姨,你最近恢復的怎麼樣啊?”
  “我在家感覺很不錯,謝謝。你是陳大夫吧……”
  類似的電話聊天方式在電信詐騙中很常見,最典型的莫過於“猜猜我是誰”。
  桑志芹說,在心理學上,這叫“開放式聊天”,騙子的問題都很寬泛,故意在關鍵之處留下很多空白,讓對方猜測性地去填空,其目的在於通過“套話”而獲取個人信息。
  這種詐騙案件有一個共同點,即騙子已經掌握了市民的個人真實身份信息,包括姓名、住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甚至最近的某項重要活動等。
  “騙子利用這些信息,實施精確詐騙。一開始聊天,往往先示好,讓你放鬆警惕,然後慢慢地套話,把你引入事先設好的陷阱,然後編造藉口讓你匯錢。”桑志芹說,這類詐騙的心理路數,大致如此。
  拆招:故意“張冠李戴”地反問
  應對這種騙術手法,桑志芹建議,在聊天中故意張冠李戴式地反問,比如故意說錯某個親人的姓名或工作地點,然後很隨意地問“某某人現在常州混得不錯吧?”這樣的問題只要兩、三個,對方就能露出馬腳。
  騙術二:怕留污點而急證清白反被套
  冒充公檢法詐騙很常見,中招的市民比較多。
  “這類騙子利用的是人們懼怕犯錯誤,急於證明自己清白的心理,當你被的防衛心理被調動起來而表白解釋時,反而給了騙子機會。”桑志芹說。
  她表示,生活中人們都怕犯錯,尤其是聽說所謂的“公檢法機關指控你涉嫌犯罪”這樣的嚴重錯誤。“一旦有自稱‘公檢法’的人說你涉及到案件中,案件會涉及到你身邊的親人,你千萬不能跟他講。不然,出於保護自己或親人的目的,為了證明清白,就會被騙子的‘犯罪論調’恫嚇住,到時候越怕犯錯,實際上越易釀成大錯。”
  她表示,很多人不清楚公檢法的辦案程序,一但被騙子說“你犯罪了”,就會急於辯解,辯解過程中對騙子透露的個人信息就越多,就越容易被利用。
  拆招: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
  接到冒充“公檢法”的電話,桑志芹建議,首先要相信自己,沒做過的錯事就是沒做過,心地坦蕩,不為他人忽悠所動,直接掛掉這種無關電話,最大限度減少被騙。
  對這類詐騙犯罪來說,心理上要反過來對待,“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從正規辦案程序上說,一個人真犯罪了,“公檢法”會找上門的,怎可能先電話通知?
  騙術三:因相信熟人反而放鬆了警惕
  QQ盜號詐騙、朋友圈盜號詐騙等手法,都是騙子利用木馬病毒盜取了網友的QQ號或微信號,藉著通過病毒文件盜取密碼,掌控網友的QQ號或微信號,瞭解網友與各個好友之間的關係,分析出有詐騙價值的對象,抓緊時間學習和模仿。一旦發現有機可乘,就把網友QQ或朋友圈中真正的好友悄悄刪掉,由騙子假冒出現,他再編造各種藉口,向網友借錢。
  “這種作案手法是高科技加上心理戰術,對老百姓雙重迷惑欺騙。”桑志芹表示,作為網友,是在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好友已經被別人冒充的情況下,帶著毫無防備的心理進行交流的,這時的心理防線最脆弱,幾乎沒有警惕性,所以一旦相信了損失很難避免。
  拆招:打電話核實是唯一辦法
  桑志芹教授認為,現實生活中,無論朋友跟你多熟悉,或者親友與你多親近,遇到通過網上QQ、朋友圈等方式向你借錢或讓你轉賬的,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唯一自我保護的方式就是直接打個電話去核實,“不管多熟悉,打個電話核實,應該不會傷害彼此的感情,大家心理上是能夠接受的。”
  騙術四:貪便宜又好奇難免被牽鼻子
  電信網絡詐騙中的中獎詐騙、各種補貼或退稅詐騙,實際上是利用了老百姓貪便宜又好奇的心理。
  桑志芹認為,當老百姓聽說“中獎了”,或者新政出台不久,能拿到所謂“補貼”或“退稅”了,在貪便宜的心理驅使下,先是會半信半疑,接著,會在好奇心的慫恿下追問“我怎麼會中獎或有補貼”,騙子再根據編好的說辭,讓你的“半信半疑”變成“深信不疑”,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拆招:絕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桑志芹說,每個人其實多少都有“一夜暴富”或“錢生錢”的美好願望,但多數人不會當真,因為只要內心不貪便宜,就絕不會相信“天上真的掉餡餅”。假如天上真的掉餡餅,那地上陷阱已挖好。所以,接到中獎、退稅或領補貼等電話或網絡信息,第一個念頭就是不相信,然後掛掉電話或不理睬,安然無事。
  騙術五:被騙子矇蔽卻寧受虐不改錯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很多受害人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騙子的電話打得不停歇,有時三、四個小時跟受害人聊天,有時甚至出現極端案件,例如,受害人在騙子誘導下,邊打電話邊匯款,即使民警、保安、銀行人員去阻止,受害人也不會相信自己有錯。
  桑志芹說,這是針對一些老年人或信息閉塞的人實施的典型的連珠炮式詢問或誘導,讓受害人漸漸處於心理疲勞之中,根本沒時間去思考,更不可能清醒過來。騙子很明白,很多人有寧肯錯下去也不願認錯的受虐心理,他們通過連續不斷的利誘、恐嚇、示好等手段,成功為受害人完成了“洗腦”,為詐騙打開了通道。
  拆招:突然的“思維中斷法”最有效
  “騙子是針對人的心理弱點設置陷阱,那麼對這種洗腦式的誘騙手段,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突然的‘思維中斷法’,切斷受害人的思路,使其醒悟過來。”桑志芹說,親友、民警、保安、銀行人員等發現這種情況,要堅決一些,中斷受害人的思路,打消他的疑慮,讓他徹底醒悟過來。如果受害人身邊沒有別人幫助,要將其“喚醒”就很難了。(完)  (原標題:專家解析電信詐騙“心理學”:四種心態最易被利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t77utucf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